重要提示:本文为财报教学文章,不包含推荐行为,请勿据此操作,注意安全。
博雅生物的人纤维蛋白原(纤原)连续多年占据国内市场 35% 以上份额,收得率高达 1300 瓶 / 吨,远超行业平均的 700-900 瓶 / 吨。该产品是手术止血的关键用药,在创伤急救、心外科等领域不可替代,且技术工艺复杂(需低温乙醇法结合层析纯化),竞争对手难以复制。
图片
公司研发的 10% 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(静丙)预计 2025 年 Q3 上市,是国内首个获批的高浓度静丙产品,相比传统 5% 静丙,其价格高 30%、疗效更优,且采用先进的二步层析法,得率达 7 克 / 升血浆(传统方法 6.3 克),纯度 99.5% 以上。目前国内静丙 72.3% 依赖进口,该产品上市后将显著提升国产替代率。
同时博雅生物的人凝血酶原复合物(PCC)和 VIII 因子市占率居行业前列,其中 VIII 因子采用人源与重组双产品线布局,是国内少数兼具两类产品的企业,其 PCC 生产工艺通过垂直流设计和全程自动化控制,人均效能和原料利用率行业领先。
并且浆站扩张速度行业第一,博雅生物的吨浆利润达 116 万元,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 90 万元,这得益于高毛利产品(纤原、PCC)占比高、生产工艺优化(如超滤膜包技术提升分离效率)。例如,其静丙生产采用辛酸 - 氯化钙沉淀法,在提高纯度的同时将得率提升 11-14%。
接下来从财报角度深入分析:
2024年,该企业净利润为3.97亿元,较2023年增长67.51%;增长势头持续强劲,逐年稳步增长。
图片
经过技术面分析可发现,公司净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订单的大幅攀升。
图片
订单量的增长不仅推升了净利润,更带动了现金流能力的提升。
图片
作为华润医药控股的血制品核心平台,博雅生物独享央企资源整合优势:
浆站拓展:华润通过央地合作加速博雅在北方市场的浆站布局,例如在内蒙古、安徽等地新增浆站。国际化协同:借助华润医商的全球渠道,博雅生物的凝血因子出口东南亚占比已提升至 8%,并计划与韩国绿十字合作引进基因治疗技术。资金支持:华润 2025 年增持 605 万股,并提供并购资金支持(如 18.2 亿元收购绿十字香港),这是其他民企难以企及的。图片
自 2001 年起,国家不再批准新设血制品企业,现存不足 30 家,而博雅是少数拥有白蛋白、免疫球蛋白、凝血因子三大类全牌照的企业,这种牌照垄断性使其在行业集中度提升过程中占据先机。浆站审批权上收至国家卫健委后,政策向头部企业倾斜。博雅凭借华润背景,2023 年新增 2 家浆站,2024 年再获内蒙古达拉特旗等浆站资质,扩张速度远超同行,相比之下,天坛生物虽浆站数量多(102 家),但单站采浆量仅 23 吨,博雅的单站效率更具优势。综合来看,该企业实现了质的飞跃:净利润稳步增长,现金流能力持续增加,叠加管理成主动扩大生产、提升产能的战略布局,未来净利润增长具备较高确定。
本文为纯粹的研报分析文章+经验分享,希望大家谨慎参考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公司是怎么运作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